天坛祈年殿石质文物保护

天坛祈年殿简介

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也称为祈谷坛,原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

祈年殿(the Hall of Prayer for Good Harvest)初名“大祈殿”,原为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为三重顶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
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
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12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检测评估

病害照片

更新中……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项目介绍. Bookmark the permalink.

3 Responses to 天坛祈年殿石质文物保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