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admin

安徽省首家砖石质文物保护重点实验室落户黄山

为充分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的高度重视和重要指示批示,进一步加强黄山市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力度,发挥徽州砖石传统工艺的资源优势,解决当前砖石质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共促黄山市砖石质文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山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我公司与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共同建设成立了“黄山市砖石质文物保护重点实验室”。 2023年3月11日上午,黄山市砖石质文物保护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举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咨询委员会主任、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首席专家、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董保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原主任梁钢,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副市长刘力出席并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讲话指出,黄山市是文化大市,国保单位数量位列全国地级市前十,总数占全省的五分之一。砖石质文物种类多、数量大、内容广。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重视和支持下,实施了一批砖石质文物修缮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砖石质文物保护任务依然繁重,这也是当前文物保护中的一个难题。国文科保(北京)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授权并合作成立的第一家文物保护实验基地,多年来在砖石质文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人才、技术、设备的优势。此次联合共建成立黄山市砖石质文物保护重点实验室,对黄山市、安徽省乃至全国砖石质文物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继续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认真贯彻新时代文物保护方针。希望实验室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遵循文物保护特点和规律,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实验室,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努力把实验室建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开放式的文物保护交流合作平台。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研究员沈阳作为专家代表,发表讲话,对黄山市砖石质文物保护重点实验室的成立和揭牌表示祝贺。沈阳老师提出,文物保护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和变化,对文物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高,变的更加专业化、精细化。通过博物馆与民营企业的这种合作方式,发挥各自优势,也是在新条件下的一种探索。黄山市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有大量的文物资源,如何让这些文物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呵护和传承,让这些文物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彰显,让公众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黄山的文化底蕴,是文物保护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实验室在新时代文物保护方针的要求下能够积极努力为徽州的文化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国家文物局专家团队、市文化旅游局分管负责同志、市文保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区县、黄山风景区文物主管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保护管理机构相关负责人;国有博物馆相关负责同志;国文科保(北京)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代表参加了黄山市砖石质文物保护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共同见证了重点实验室的成立。 大家一致表示,黄山市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此次馆企联合共建,为黄山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必将对提升黄山地区砖石质文物保护水平和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实力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为推动黄山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文物保护利用和旅游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揭牌仪式结束后,召开了黄山市砖石质文物保护研讨会,市文物局、文保中心及各区县文物主管部门分管领导、文物保护机构人员及实验室主要人员参会。与会人员就黄山市砖石质文物保护现状、问题及需要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组从多个方面为黄山市砖石文物保护工作和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实验室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 实验室将配合文物主管部门,组织专业队伍对黄山市以及古徽州区域内现存砖石质文物保存状况的开展调查,并以调查成果为基础独立或联合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申报国家文物保护重点研究课题(项目),再进一步以课题(项目)研究为抓手,提升我市砖石质文物保护水平和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实力,同时带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推动黄山市文物保护利用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更好的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Posted in 重大事件 | Comments Off on 安徽省首家砖石质文物保护重点实验室落户黄山

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一行到休宁调研

2023年3月10日下午,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一行到休宁调研齐云山石刻保护项目,并到我公司实验基地参观考察。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黄山市副市长刘力,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胡荣孙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到齐云山风景区调研了齐云山石刻保护情况,该项目总设计师朱一青向调研组一行汇报了齐云山石刻保护设计、实施情况。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研究员沈阳,国家文物局信息中心原总工程师、研究员王立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王金华陪同调研。 调研组对齐云山石刻保护项目表示了认可,认为齐云山石刻保护项目的实施,很好的贯彻落实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系列指示批示精神,通过一系列的科技保护措施,解决了文物病害问题,取得了不错的保护效果,同时还有利于将石刻价值信息展示给观众,使文物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延续。 调研组一行提出,齐云山石刻保护项目已持续十余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影像资料,下一步应加强齐云山石刻保护效果的跟踪评估,完成数据与影像资料的的整理、分析,深入总结齐云山石刻保护项目经验,为黄山地区的石质文物保护起到指导意义。 在结束齐云山项目调研后,调研组一行到公司实验室进行考察,并在会议室进行了座谈交流,认为国文科保是一家科技型文物保护企业,能够秉承“国之瑰宝,文化遗产,科学支撑,保存千秋”的理念,以传统技术、材料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文物科技保护行业中的佼佼者。同时,也希望公司能够继续发挥优势,在文物保护之路上继续探索,为文物保护事业添砖加瓦。

Posted in 重大事件 | Comments Off on 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一行到休宁调研

国家文物局领导到中国桂林·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站调研

2023年2月9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一行到桂林市调研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并参观考察了中国桂林·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站,听取了工作站建设与研究工作进展情况。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甘霖、副厅长谢日万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在多功能影院观看了靖江王府及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情况专题片,参观考察了靖江庄简王陵、中国桂林·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站、广西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院和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监控室。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周海主任向调研组一行介绍了靖江王陵大遗址保护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基本情况,重点汇报工作中在靖江王陵文物保护与科技结合的探索与实践情况,现场展示了靖江王陵石刻保护前期勘察、靖江王陵数字化保护、靖江王陵文物无人机智能巡保系统等系列研究成果。 陆进副局长对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文物科技保护企业合作、共建文物科技保护平台和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强调要对标对表《“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并结合靖江王陵保存全国数量最多的明代陵墓石刻文物而且分布面积广大等实际,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推进靖江王陵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建设发展。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政策研究处副处长汪思聪、国家文物局教育司科技处干部卢伟涛、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顾航、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吴兵、博物馆与安全督查处处长陶少艺、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子西、副局长曾小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王涛、广西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保燕二级教授、国文科保(北京)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一青等参加调研。 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广西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高度重视文物保护与科技的结合,于2020年与我公司合作共建“中国桂林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站”,公司投入两百余万元,在工作站建立了保护材料与技术研究室、分析检测实验室,配备了环境模拟老化试验设备五台、分析检测设备五十余套,基本能够满足在桂林及其周边地区开展石质文物保存微环境调查评估、石质文物保存现状调查评估、石质文物样品分析检测、保护修复材料研究与试验等工作的需要。 调研组对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站的建立及近期开展的石质文物保护研究成果表示认可,并希望工作站能够继续深化在桂林地区的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走出一条全新的科技保护之路,为桂林地区的文物保护起到借鉴意义。

Posted in 重大事件 | Comments Off on 国家文物局领导到中国桂林·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站调研

测试

测试

Posted in 重大事件 | Comments Off on 测试

公司撰写书籍《石质文物保护与纳米材料》作品登记证下发

Posted in 公司动态 | Comments Off on 公司撰写书籍《石质文物保护与纳米材料》作品登记证下发

纳米材料专利

2021年10月19日,公司纳米材料Ba(OH)2的专利下发!

Posted in 公司动态 | Comments Off on 纳米材料专利

中国桂林·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站 落户靖江王陵考古遗址公园

2020年12月16日,“中国桂林·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站”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在靖江王陵考古遗址公园举行。   “中国桂林·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站”由桂林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和国文科保(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是全国首个文物保护管理单位和民营企业共建的石质类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站。参加签约仪式的人员,除双方代表以外,特别邀请了中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中国文化遗产院总工程师傅清远,中国文化遗产院副总工程师沈阳、杨新,中国文化遗产院研究员陈青、肖东,复旦大学敎授王金华,西安遗产保护研究院主任严绍军,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保护与考古科科长荣健霄,桂林桂海碑林博物馆馆长曾燕娟等出席此次仪式。参加仪式的专家领导见证了桂林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主任周海和国文科保(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一青签订共建协议书,参观考察已建成的工作站实验室,并对工作站的运作机制和下一步工作进行讨论。   傅清远等专家领导认为,中国桂林·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站的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系列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全国文物保护界的一件大事,将揭开桂林石质文物保护工作的新篇章。工作站将立足桂林,面向广西乃至华南和西南,以研究课题和项目的形式,对该地区的石刻、石窟寺、石像生、石砖建筑构件等石质类文物进行调查、病害评估、试验保护材料和开展保护措施,形成具有区域性的石质文物保护规范标准和操作手册,为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做出贡献。同时,工作站建设将加快包括靖江王陵在内的桂林石质文物保护项目、课题的实施,为桂林培养相关专业文保人才,助力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早日挂牌。  

Posted in 公司动态 | Comments Off on 中国桂林·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站 落户靖江王陵考古遗址公园

月岩摩崖石刻抢救保护设计方案编制

Posted in 项目介绍 | Comments Off on 月岩摩崖石刻抢救保护设计方案编制

湖南项目

阳华岩摩崖石刻及碑刻抢救保护工程  月岩摩崖石刻抢救保护设计方案编制

Posted in 项目介绍 | Comments Off on 湖南项目

阳华岩摩崖石刻抢救保护工程前期检测

阳华岩 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城东地6公里竹园寨回山之下,山势向阳,陡峭如劈,中有石磬,下有寒泉。清道光《永州府志》载:“江华夏岭重冈,地远而险,其山之秀异者,自古称“阳华岩”。唐元结任道州刺史时,至江华过阳华岩而作《阳华岩铭有序》,由县大夫瞿令问永泰丙午年(公元766年)书刻岩外,世称名迹。其序曰:“吾游处山林几十年,所见泉石好阳华殊异而可嘉者未也”。可见阳华风景之胜。自唐以后,历代游人题咏甚多。 元结的《阳华岩铭有序》诗:“海内厌兵革,骚骚十二年,阳华洞中人,似不知乱焉。谁家能此地,终身可自全。”刻于崖摩上,至今保存完好。附近有历代名人题刻30多处。 进口有一甘泉,冰而清,也是当地村民直接饮用的水源. 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osted in 公司动态 | Comments Off on 阳华岩摩崖石刻抢救保护工程前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