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项目介绍

许村古建筑群薇省坊、双寿承恩坊、五马坊抢险加固工程立项的批复

Posted in 项目介绍 | Comments Off on 许村古建筑群薇省坊、双寿承恩坊、五马坊抢险加固工程立项的批复

玉蟾山摩崖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立项

立项:2015年3月27日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

Posted in 项目介绍 | Comments Off on 玉蟾山摩崖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立项

桂林普陀山石刻抢险加固工程

立项:2015年4月30日获国家文物局批复

Posted in 项目介绍 | Comments Off on 桂林普陀山石刻抢险加固工程

镇江英国领事馆1.2.3.5号楼砖石文物抢救保护工程

立项:2014年我司顺利完成了镇江领事馆旧址4号楼设计及施工项目,2015年继续承接1.2.3.5号楼砖石文物抢救工程,该项目于2015年4月29日获得国家文物局对于项目立项的批复。

Posted in 项目介绍 | Comments Off on 镇江英国领事馆1.2.3.5号楼砖石文物抢救保护工程

濂溪故里古建筑群–月岩摩崖石刻抢险加固工程

立项:该项目于2015年4月14日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

Posted in 项目介绍 | Comments Off on 濂溪故里古建筑群–月岩摩崖石刻抢险加固工程

桂林石刻前期调研

一、简介 石刻群以摩崖为主,包括摩崖石刻及摩崖造像。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现存唐至清代石刻近2000件,其中唐代石刻28件、造像149龛484尊,五代石刻1件、宋代石刻484件、造像26龛101尊、元代石刻30件、明代石刻352件、清代石刻478件,年代无考的石刻117件,是全国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也居全国宋代题刻之最。著名的石刻有:唐《张浚刘崇龟杜鹃花唱和诗》、宋《元佑党籍》、清刻《五代贯休画十六尊者像》等,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文体有题名题记、诗词曲赋、赞颂歌铭、论说评议、序跋书札等。书体篆、隶、行、草俱全。造像均为佛教内容。 桂林石刻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制巨大,集中反映了桂林乃至广西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二、灾害成因 自然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自然降水和岩溶水的溶蚀、冲刷及盐类结晶、溶解过程造成的风化侵蚀,盐类在石刻表面的沉积,岩石的裂隙发育等。风化侵蚀是目前桂林石刻面临的主要危害,其病变形态包括:石质浅层表面粉化、鳞状起甲、层状剥落等。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空气、雨水中的酸含量不断增加,也加快了对石刻的侵蚀程度。 石刻所附山体结构的破坏 桂林石刻大多开凿于山崖、岩体之上,而石刻周围岩体均有裂隙发育现象,程度不一,十分普遍,这客观上易造成石刻围岩的脱落、崩塌,威胁石刻的存在。载体的稳定性成为直接影响文物安全的重要隐患。 生物灾害 湿热的桂林气候,非常容易促使石刻表面滋生各种生物或微生物,如苔藓、藻类、地衣、霉菌等。生物侵蚀不仅影响石刻文物的外观,还会深入石刻内部对其结构造成破坏,因此对各种微生物存在于石刻表面的状况不能听之任之。 人为因素的影响 石刻在长时期的保存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也是造成石刻毁坏的重要原因。如历史上的战乱导致大量摩崖石刻和碑碣被烧毁或炸毁,现代旅游者的触摸、刻划行为、烧香拜祭活动等造成的影响等等。 三、基本方案 1、保护、修复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石刻的保护与修复 (1)、石刻表面粉化层的预加固 (2)、石刻表面白色涂刷物、旧漆膜的去除 (3)、有害生物的去除 (4)、石刻表面附着物的清洗 (5)、石刻的脱盐 (6)、石刻的补全 (7)、石刻的表面加固与封护 ●造像的保护与修复 (1)、有害生物的去除 (2)、造像的清洗 (3)、造像的脱盐 (4)、造像的补全 (5)、造像的表面加固与封护

Posted in 项目介绍 | Leave a comment

清西陵检测评估

一、简介 清西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是一片丘陵地,周围群峦叠嶂,树茂林密,风景极佳。东有2300多年前的燕下都故城址,西望雄伟的紫荆关,北枕高耸挺拔的永宁山,现抵滔滔东流的易水河。                           本次检测首先对清西陵的整体保存现状进行了勘察和评估,其次对清西陵所处微环境进行检测分析,石质样片成分与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对保护材料进行评选实验,最后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保护方案。                   现场空气数据采样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项目介绍 | Leave a comment

常平隐贤山庄大佛

一、简介 东莞丽城隐贤山庄旅游风景区位于东莞市常平镇。地处东莞交通枢纽中心地域,1998年全面对外开放,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先生为隐贤山庄做了亲笔题名。占地面积1800亩,山灵水秀,风景怡人,因明末贤臣李觉斯于此隐居而得名。 隐贤山庄景区布局优美雅致,浑然而成。星罗棋布的人文景观;大肚弥勒佛,大清宫,月华泉,独脚天蟾,佛香塔,仙人床等集中反映了我国儒、佛、道各家傅统文化的寓意内涵。每年一度的荔枝节吸引了国内处上百万的游客。             灾害照片                                              

Posted in 项目介绍 | Leave a comment

泉州双塔前期调查

一、简介 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泉州开元寺内。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寺庙规模宏伟,占地面积7.8万多平方米。气魄雄奇的大雄主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和东西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独具魅力的神韵著称于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中两侧的双塔,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东、西两塔是中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                                                         灾害照片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项目介绍 | Leave a comment

福建土楼前期调查

一、简介 福建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总数约三千余座。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约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主要分布地区以中国福建西南山区,客家人和闽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包括以闽南人为主的漳州市,闽南人与客家人参半的龙岩市。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灾害照片

Posted in 项目介绍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