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石质文物保护

一、颐和园石质文物构件状况

颐和园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颐和园造景百余处,不仅寓意繁丰,且突出地体现着皇权与神权的至高无上,每一处都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丰厚蕴涵,每一处都是悠久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1998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理事会认定颐和园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历史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自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数百万人,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历史上颐和园经过几次人为损坏和重建,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后成为目前颐和园的崭新容貌。

 

 

 

 

 

 

 

 

 

由于颐和园年代久远,游人流量大,目前其户外相当部分石质文物构件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对颐和园内户外石质文物进行保护工作愈显得更加紧迫。2006年7月初至2006年9月底实验室对颐和园选送的石质样片进行了箱体气候模拟试验,共完成6项1000小时试验数据,各检测性能9项。2006年7月至9月间,工作人员对颐和园内户外石质文物进行了现场检测,通过取样和现场检测,对颐和园的石质风化形态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分析记录。

 

 

 

 

 

 

 

 

 

开展石质文物风化过程的研究,是制定石质文物有效保护措施的前提条件。准确把握石质文物当前的风化状况,才有可能建立比较合理、有效的科学防治方案。为此,本文将对颐和园石质文物当前的风化状况以及风化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尝试建立起颐和园户外石质文物状况数据模型,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求材料保护初步的评价依据。

二、现场试验

1.空气检测

石质文物所处的环境是其外来风化的第一因素,按照目前的大气状况来讲,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以及浮沉颗粒对户外文物的腐蚀风化已经成为文物老化的一个主要方面,准确地掌控文物环境现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是户外石质保护的外层环节。

 

 

 

 

 

 

 

 

 

2.水质分析检测

水是石质文物风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它不仅本身对石质会产生损坏,还起到媒介作用,水对石质的破坏是文物保护界公认的首要因素。

 

 

 

 

 

 

 

 

 

 

3.文物本体检测

其意义在于检测文物的风化程度,其直接保护行为。

 

 

 

 

 

 

 

 

 

 

 

 

 

 

 

 

 

 

 

 

 

4.灾害照片

 

 

 

 

 

 

 

 

 

 

 

 

 

 

 

 

 

 

 

 

5.现场检测总结与分析

检测区域的颐和园户外石材文物构件风化都已经比较明显,抗风化能力都比较低,主要风化因素来自环境作用,以及游人的接触。

三、实验室试验

样片制备

 

 

 

 

 

 

存放8个月后,电镜扫描

四、现场文物保护

清洗效果对比

 

 

 

 

 

 

 

 

 

 

防水防护后拒水效果对比

 

 

 

 

 

 

 

 

 

 

五、保护试验结论与分析

此次颐和园石质文物试验经过3个月的试验室数据收集工作和现场试验工作,共完成室内箱体环境试验5项,户外数据检测15组,材料性能测试15项;室内环境包括了北方地区常见的石质劣化因素6项,整个试验完成了石材的模拟老化、初步文物保护材料评价体系建立,以及颐和园部分石材文物构件的风化现状数据收集工作。同时经过进行现场文物构件的材料防护操作,完善了文物体保护方案的实施。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项目介绍. Bookmark the permalink.

2 Responses to 颐和园石质文物保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