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花园文物粘结材料研究与评估

一、乾隆花园简介

乾隆花园,原名宁寿宫花园,位于北京故宫外东路宁寿宫西北侧。始建于乾隆十七年(1772年),竣工于四十一年。因这座花园是为清高宗乾隆皇帝做满六十年皇帝,准备禅让退位后而兴建太上皇宫——宁寿宫时,在宫旁修建的花园,以供养老休憩之用。故后来人们一直习惯称它为“乾隆花园”。花园南北长160米,东西宽37米,共占地5920平方米。

 

 

 

 

 

 

 

 

 

 

 

 

 

 

 

 

 

 

 

 

 

 

本次项目主要涉及乾隆花园的清代古家具,清代家具是我国传统家具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它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间艺术的空前发达,由于工匠技艺精湛又用工精良,所以宫廷家具是清代家具的精华,并且代表了中国传统家具的最高水平。

 

 

 

 

 

 

 

 

清代宫廷家具以紫檀木为主,其次为黄花梨木、花梨木、酸枝木等,漆饰家具也占相当的数量。家具作为一种器物,不仅是单纯的日用品和陈设品,除了满足人们的起居生活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代家具所用的胶是传统的动物胶,比如猪皮胶、鱼皮胶等,在熬制下会变得非常黏,干了以后非常结实。一旦想打开的时候,拿壶开水一浇就开了。因此,今天修复古家具也要求使用易于去除的胶。

在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必须遵循“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我们认为在研究文物修复用的粘接剂时必须符合文物的特殊要求。因此本次项目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天然粘合剂,包括鱼鳔胶和粘蜡两种。

二、 粘结剂简介

鱼鳔胶

俗称黄鱼胶,黄色的鳔通过加工处理后制得的胶料。主要成分是生胶质。粘度很高,胶凝强度超过一般动物胶。对木器的粘合作用特别好。

 

 

 

 

 

 

 

蜂蜡

常温下呈固体状态,颜色随着蜂种、加工技术、蜜源及巢脾的新旧而不同,一般呈黄色或棕黄色,多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光滑,触之有油腻感。体轻,能浮于水面,冷时质软脆,断碎面颗粒性,用手搓捏能使之软化。有蜂蜜样香气并略酸,滋味淡,嚼之细腻而粘。蜂蜡溶于乙醚、氯仿、苯和热乙醇,不溶于水,可与各种脂肪酸甘油酯互溶,相对密度0.950-0.970,熔点62-66℃。

提纯并塑形后的蜂蜡

实验室试验

影响文物劣化的因素通常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结合以往所做项目的经验,我们认为目前影响文物及其粘结材料劣化的因素主要为自然界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等。因此,我们对室内的环境模拟试验项目进行如下设定,其目的在于,从客观的角度,通过环境模拟老化试验,科学的评价粘结材料在不同环境因素下性能变化程度。

1、热老化:模拟高温环境气候,强化高温对不同材质文物及其粘结材料的劣化影响,并对粘结材料的老化结果进行评价。

2、高低温:模拟环境中高低温突变对文物及粘结材料的破坏效应,并对粘结材料的老化结果进行评价。

3、有害气体:模拟环境中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对文物及粘结材料的破坏作用,并对粘结材料的老化结果进行评价。

4、紫外光:模拟环境中太阳光中紫外光对不同材质文物及其粘结材料的劣化影响,并对粘结材料的老化结果进行评价。

试验方法

通过老化模拟试验,对不同材质文物粘结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对比老化前后外观及性能的变化,为进一步分析影响不同材质文物及其粘结材料的主次要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检测项目如下:

1、外观

2、拉伸强度

3、剪切强度

4、剥离强度

鱼鳔胶热老化前后外观对比图(左两图为老化前,右两图为老化后)



 

 

 

鱼鳔胶拉伸试样的制备(左)和拉伸试样(右)

 

 

 

 

 

 

鱼鳔胶剥离样板的制备(左)和剥离试样(右)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项目介绍. Bookmark the permalink.

发表评论